【梁上君子釋義】
成語原意就是指躲在房梁上的君子,代稱竊賊
【梁上君子寓意】
用來比喻脫離實際的人
【梁上君子成語故事/典故】
陳寔[shí](同實)是東漢時太丘縣長,為官清廉,品行端正,他不但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,而且對子孫管教也很嚴。
有一年,天下大旱,許多地方的莊稼都干死了,老百姓缺吃少穿,生活十分困難,社會治安也比較混亂,小偷明顯多了起來。
有一天晚上,陳寔已經睡下了,突然他發現房梁上伏著一個人。陳寔心里很清楚這個人肯定是個小偷,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混了進來,想等到陳時的家人都睡了以后再出來行竊。陳時沒有聲張,他想了想,又爬起身來,把兒孫們都叫到自己跟前,用嚴肅的口氣教導他們說,人應該時刻勉勵自己上進,不能夠放任自流,那些做壞事的人也不見得生下來就是壞人,只是因為他們平時不知道克制自己,做壞事成了習慣,才變成了真正的壞人,像那位藏在屋梁上的人就是這樣的人。
躲在屋梁上的小偷聽了陳寔的話,大吃一驚,趕緊從屋梁上跳了下來,跪下請罪。
陳寔看看小偷,覺得他不像是一個慣偷,就對他說,我看你的模樣也不像是個壞人,可能是因為生活太困難了,沒有辦法才走到這一步的,但是人在窮也要有志氣,不能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,你要從此學好重新做人,不要再當小偷了。
陳寔說完,吩咐家人取來兩匹肙,送給那個小偷,便放他走了。那小偷非常感激,千恩萬謝的離開了陳家。
他把陳寔的話告訴了其他小偷,一傳十十傳百,那些小偷都知道了這件事,從此縣里就再也沒有發現過小偷。原來他們聽了這件事后,都感到非常慚愧,紛紛改過自新了。
賞個雞腿吧!贊(1)評論